【教学资料】中文学院本科学生必读书目
|
|
|
一、必读书目 |
作 者 |
索书号 |
《语言学纲要》 |
叶蜚声 徐通锵 |
|
《普通语音学纲要》 |
罗常培 王均 |
|
二、选读书目 |
|
|
《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》 |
胡明扬主编 |
|
《普通语言学教程》 |
[瑞士]德�索绪尔 高名凯译 |
|
《语言论》 |
[美]爱德华。萨丕尔 陆卓无译 |
|
《语言论》 |
[美]布龙菲尔德 袁家骅等译 |
|
《句法结构》 |
[美]乔姆斯基 |
|
《音系学基础》 |
王理嘉 |
|
《汉语非线性音系学》 |
王洪君 |
|
《基础语言学教程》 |
徐通锵 |
|
|
|
|
现代汉语部分 |
||
|
|
|
一、必读书目 |
作 者 |
索书号 |
《汉语拼音常识》 |
|
H125.2 |
《汉字词汇基础知识》 |
|
H136 |
《汉字积极修辞》 |
|
H15 |
《汉字正音》 |
|
H116.52 |
《汉字形音辨析》 |
|
H12 |
《汉字解形辨似手册》 |
|
H124.1/62 |
《汉语词义简析》 |
|
H13 |
《现代汉语(增订本)》 |
胡裕树 |
|
《语音常识》 |
董少文 |
|
《现代汉语词汇讲话》 |
周祖谟 |
|
《现代汉语语法讲话》 |
丁声树 |
|
《现代汉语修辞学》 |
张弓 |
|
《汉语方言概要》 |
袁家骅等 |
|
二、选读书目 |
|
|
《汉语多用词典—注音、释义、用法、构词、近义、反义》 |
H64 |
|
《汉语修辞大辞典》 |
|
H15-61/31 |
《汉语的构词法》 |
|
H146/32 |
《汉语句型》 |
|
H146.3/37 |
《汉语入门四十课》 |
|
H1 |
《现代汉字学纲要》 |
苏培成 |
|
《汉语词汇》 |
孙常叙 |
|
《现代汉语词汇》 |
符淮青 |
|
《词义的分析和描写》 |
符淮青 |
|
《语法讲义》 |
朱德熙 |
|
《汉语语法分析问题》 |
吕叔湘 |
|
《现代汉语八百词》 |
吕叔湘 |
|
《语法研究入门》 |
吕叔湘等,马庆株编 |
|
古代汉语部分 |
||
|
|
|
一、必读书目 |
作 者 |
索书号 |
《古代汉语》 |
王 力 |
H109./2/44.1(2),3,4(2) |
《古代汉语》 |
郭锡良 |
H109.2/5.1,5.2,5.3 |
《中国语言学史》 |
王 力 |
H109/7 |
《汉语研究小史》 |
王立达 |
H1-09/13 |
《汉语史稿》 |
王 力 |
H1-09/21.1,21.2,21.3 |
《说文解字注》 |
段玉裁 |
H161/7 |
《中国文字学》 |
唐 兰 |
H12/55 |
《文字学》 |
杨五铭 |
H12/37 |
《汉语音韵学》 |
王 力 |
H11/5 |
《音韵学》 |
陈震寰 |
|
《训诂学要略》 |
周大璞 |
H13/7(2) |
《训诂学》 |
郭在贻 |
H13/21 |
《训诂简论》 |
陆宗达 王宁 |
|
《古汉语词汇讲话》 |
何九盈 |
H131/10 |
《马氏文通》 |
马建忠 |
H141/12.1,2 |
《中国文学要略》 |
吕叔湘 |
H14/5.1 |
《汉语语法史》 |
王 力 |
H14/60 |
《语法学》 |
刘 诚 |
H04/12 |
《文言虚字》 |
吕叔湘 |
H141/15.2 |
《古代汉语虚词通释》 |
何乐士 |
H141/60 |
《修辞学发凡》 |
陈望道 |
H15/3 |
二、选读书目 |
|
|
《古代汉语》 |
朱振家 |
H109.2/61.1,61.2 |
《汉语史论文集》 |
王 力 |
H109.2/2 |
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|
朱骏声 |
H161/14 |
《古文字学》 |
姜亮夫 |
H121/11 |
《汉字学》 |
蒋善国 |
|
《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》 |
梁东汉 |
H122/2 |
《汉语音韵学导论》 |
罗常培 |
H11/1 |
《汉语音韵》 |
王 力 |
H11/3 |
《古汉语音韵学述要》 |
何九盈 |
H11/43 |
《汉语音韵学基础》 |
陈复华 |
H11/32 |
《词汇学简论》 |
张永言 |
H13/10 |
《高等国文法》 |
杨树达 |
H141/3(1) |
《文言语法》 |
杨伯峻 |
H141/11 |
《汉语文言语法》 |
李新魁 |
H141/55 |
《文法简论》 |
陈望道 |
H14/27 |
《诗词曲语辞汇释》 |
张 相 |
I207.2/149.12 |
《诗词曲语辞集释》 |
王 瑛 |
I207.2/309 |
《古汉语修辞简论》 |
赵克勤 |
H15/34 |
《修辞学》 |
李维琦 |
H15/45 |